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更多精彩
(相关资料图)
美育是现代教育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社会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美术课的目的应该是以帮助学生了解客观世界,并且形成他们的世界观,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道德水平为根本的出发点。所以,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美育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把美术学科的特点发挥出来,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重要问题。在平时的美术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和总结,我深深的体会到:美术的视觉教育是通过对色彩、线条、构图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学生只有广泛的接触各式各样的美术作品,才能够增进他们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他们的鉴赏和创造能力得以提高。为了使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得以升华和净化,在授课过程中加入尽可能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培养技法高超的艺术家,而是使全体学生,通过美术这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授课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影响,达到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从而培养出具有高贵品质的优秀人才。美术教育对美育的作用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加以影响的,是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接受到教育,使自身的素质得以提高,品质得到进一步升华。美术课堂的教学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殊性, 针对以上情况我对如何让学生在美术课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进行美育有以下几点理解:
一、更新教学观念,美育与德育并重
一幅艺术作品中的美好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现出高尚的情操和心灵,并且能够形象深刻地对社会的本质进行揭示和提供评判的标准。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我们总是能够从中感受出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和人生的价值。例如,我们可以从《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本画的欣赏体会,从而使学生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世界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在他年轻的时候不坚持画鸡蛋,刻苦的练习基本功,到后来又怎么能创造出一幅又一幅的世界名画呢?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并且能够自然、合理地展示给学生,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和高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既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例如,在美术教材中展示了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一个小局部,而学生却很想了解这一长卷的全部内容。这时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来让学生看到这幅名画的全貌,从而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汴梁的繁盛景象。有的时候在欣赏外国的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和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就十分的困难。例如,教学欣赏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纺织女》这一作品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站搜索,输入作者的名字“委拉斯凯兹”,这样就可以在电脑上显示出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更多的作品。学生不但体会了《纺织女》这一作品是借助现实与神画的形象,表达出艺术与财富出自贫贱者之手这一主题思想,而且对画家和作品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这样,使德美相连,互相衔接,教育学生在作品中不但能感受画家所要表现的美,并且还能体现出画家所表达的德育思想,使美术作品更加完美。可见,运用互联网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益。
三、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和知识的丰富
例如,教师通过讲述达芬奇代表作品的构思、布局、色彩这几方面,给学生们介绍了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些知识,同时并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从古代到当代,从国内到国外,还有哪些通过勤奋而成就自己一番事业的人物故事感动着你?通过学生们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能够容忍别人和自己不相同的意见,并且虚心的接纳他人好的观点,使课堂形成既充满竞争又愉快合作的气氛。因为是美术课堂,所以要使课堂保持一种“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要过分对学生进行放任,也不要对学生过分严肃,要使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进而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良好思想品德。比如,通过讲解达维特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向学生展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背景知识;再如,通过给学生们介绍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的有关构图方面的知识,讲述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英勇斗争。通过讲解这些知识,不仅能使学生重新温习过去所学过的有关历史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注重与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对美丑的分辨能力
在课堂上通过给学生讲解有关摄影方面的特点、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相机拍出校园内令人感动的瞬间。学生们就像是一名摄影记者,用自己拍摄出来的摄影作品,歌颂所看到的美丽世界,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五、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加以提高
在对学生进行工艺美术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使学生对服装的各种艺术特点进行了解,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做到仪表美。在介绍油画艺术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油画这一艺术品种来自西方,但却是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开花,由中国画家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的。今天的中国油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西洋画”,而是带有一些东方中国民族与地方的特色,如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通过介绍我国历史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及建筑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产生的重要影响和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例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画,经流数千年的历史长河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奔流向前,这是世界绘画史上很少见的。在表现风格上,除了西方绘画有相同的一面,还具有与西方绘画迥然有别的许多民族特色。为此,使中国绘画在世界绘画之林中独树一帜。此外,中国的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如陶器、青铜器、宫殿、寺庙、园林建筑等,无不闪烁着我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此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自豪感。
六、教师注重个人素质提高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明确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与时俱进。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进行美育之外还要加强德育,使学不仅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
总之,美术课的美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作为一种美术活动所具有的美育价值,几乎随着美术课的整个过程出现。美术课在作为美育手段方面,有其它学科没有的优势。美术的特征是艺术形象,它不是通过理论的说教与灌输,而是通过具体的、有情趣、生动的形象反映出来的,所以生动、形象、有趣味、潜移默化,是在美术课中进行美育的特点。我希望在美术课中加强美育,成为每个教师的共识,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美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这种潜移默化的美育渗透,是其它美育方法无法代替的。我们对学生实施美育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加强德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使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才能让学生更加健康成长!
来源:吴琦 北京教育杂志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