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逆行者-“时代新人说—对话抗疫英雄”观后感600字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时代新人说—对话抗疫英雄”思想政治线上直播活动。网课结束后,我立即打开电视,和奶奶一起观看起来。
节目中三位分享人从不角度,分享了疫情期间他们的所见所感。记者王东旭讲述了黑龙江掏出家底,倾其所能武汉捐助3000吨大米的感人场面;大学生李昊宇讲述了他在社区卡点工作的经历和见闻。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鹤岗市ICU主治医生王野虓的分享,他用*记录了自己驰援武汉时的工作经历,讲述了他和患者“峰哥”之间的平凡故事。朴实的话语,真实的画面,还原了当时他们救治患者的日常,道出了他和“峰哥”之间的感情。在他心里面“峰哥”竖起的拇指,写在纸上的“高”字,应该是对自己最高的褒奖了吧。我想王医生的故事是当时武汉医患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吧,驰援武汉的英雄们,他们不仅有高超的医术,更有着大爱之心;他们不仅在治病,更是在救人;他们用技术手段抗击病毒,用天使之爱唤醒希望,这样的故事平凡却令人感动。正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大爱无疆,才有了武*民夹道送行,跪地感谢的感人场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抗疫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和家人之间的书信来往,女儿写给父母的道歉信,父亲写给儿子的鼓励信,“爸爸你放心,作为您的女儿我一定不给逆行者丢脸,”“人生不能只图安逸,有奉献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平淡简单却又饱含深情,让我看到了抗疫英雄们的“儿女情长”,疫情之下无数一线工作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之光。
通过这次直播活动,我感受到了疫情之下,最美逆行者的辛苦付出,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强大凝聚力,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向他们一样,勤奋学习,积累知识,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扛起中国少年之责任。
灵魂栖处是吾乡-《何以为家》观后感600字
什么是家?
有人会说那栋房子就是家,有人会说家人就是家,有人会说厨房里妈妈烧菜的香味就是家……那么,究竟什么是家?
于我而言,家是爱。我见过吃穿住都在车上的养蜂人夫妇,没有房子,可那是家;我见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相依为命,相亲相爱,那也是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是以爱为纽带联系的。
显然,小男主人公赞恩没有家,他生活在一个冷漠暴力的家庭中,从未感受过来自父母的爱。所以,在妹妹萨哈离开后,他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赞恩宁可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也要让自己逃离无爱可言的家。
对赞恩而言,“无爱可言”似乎比“无家可归”更令人恐惧,那么有家可归有何意义?
家令你感到安心。只有在家中,才敢脱去满身荆棘,做真正的自己。只有在家中,才能放肆笑,放肆哭。然而,小赞恩如履薄冰的生活着,在父母眼里,他不是家人,而是工具。所以,他无法感受到安心幸福,身处于此只有痛苦。
家令你感到放松。印第安人有句古话说“双脚走得太快,需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而家,就是那个歇脚的地方,让你等回自己的灵魂。纵然安家于闹市中,安家于战火里,亦可感受到来自灵魂的放松与舒适。
可有家并不容易。赞恩拖着幼小的尤纳斯走在灯火通明的街,可这万家灯火,无一处容他们栖身。他多渴望有个家,真真正正的家,可以家徒四壁,但有他爱的人萨哈、尤纳斯,有他想要的爱。很遗憾的是,萨哈走了,尤纳斯离开了。扎因的哭泣已不再是难过,而是绝望,是再无家可归的绝望。
影片定格在赞恩逐渐绽开的灿烂的笑,让我热泪盈眶。是的,他还有希望,有拥有一个家的希望。亲爱的赞恩,愿你归来时,有人为你做羹汤,回家路上都是饭菜香。愿你看到最美的风景,等到最暖的灯火。
标签:
关键词: